近期,光谷成立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九珑人福黄体酮软胶囊、康录生物荧光玻片扫描仪获批上市……多家光谷企业接连取得新突破,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密集涌现。
光谷成立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
免费为企业就近提供服务
7月2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立,面向全区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免费、高效、专业的一站式伦理咨询、培训与审查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生物医学伦理审查是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项目科学性及伦理性进行审查和评估的过程,以保护研究参与者的尊严、权益、安全和福祉为目标,是生物技术研发一道必须跨越的关卡。
光谷汇聚4200家大健康企业,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基因编辑、细胞治疗、人工智能医疗等技术研究,伦理审查需求日益增长。此前本地缺乏审查渠道,企业研发需赴外地审查,成本高,审查周期至少3个月,拉长项目研发进展,甚至导致企业错失最佳市场窗口。
为此,光谷汇聚19名来自医学、伦理学、化妆品、食品、大数据等领域的专家,组建委员会,关注并深入研究基因编辑等新兴科技领域的伦理问题,对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和伦理性进行精准把关,并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审查机制,提升效率质量,使企业30天内就能在“家门口”完成伦理审查。
光谷生物城
武汉生物样本库聚焦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和开发利用,已开发多个肿瘤标志物和药物靶点。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有很多医学研究需要进行伦理审查。委员会为创新项目提供权威、可靠的伦理指导,能够确保每一项研发工作都在符合伦理规范的轨道上推进,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放心地投入到创新研发工作中。”
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梳理辖区内多家生命健康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伦理审查需求清单,下一步,将开展伦理合规培训,并积极与省市伦理专家委员会对接,推动伦理审查结果的跨机构、跨区域互认。
九珑人福黄体酮软胶囊获批上市
近期,武汉九珑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九珑人福”)黄体酮软胶囊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该品种按照化学药品4类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由黄体酮缺乏引起的机能障碍,也助于妊娠。
九珑人福黄体酮软胶囊由人福医药集团总部医药研究院负责制剂药学研究、安评试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及注册申报工作。该品种于2023年12月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黄体酮软胶囊的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得受理。九珑人福将黄体酮软胶囊委托给人福普克药业生产。
本次黄体酮软胶囊获批,九珑人福具备了在国内市场销售该药品的资格。该产品也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
康录生物荧光玻片扫描仪获批上市
近期,武汉康录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录生物”)自主研发的荧光玻片扫描仪(FF-S2400)获批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认证(证号:鄂械注准20252225571),将填补国内专业FISH荧光扫描设备的市场空白。
康录生物荧光玻片扫描仪
荧光玻片扫描仪是一款将荧光标记样品进行数字化全景扫描的仪器,多应用于神经科学、癌症与干细胞研究、药物研究等领域。该设备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扫描,与康录生物前期获批的全自动荧光原位杂交系统(证号:鄂械注准 20242225085)相搭配,可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更高效的FISH整体解决方案。
康录生物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FISH细分领域和分子诊断领域的拓展,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核心产品已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领先,累计服务超700家医疗机构,覆盖肿瘤、遗传病等多个精准诊断场景。2024年3月,康录生物通过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ISO56005)认证,是生物技术领域全国首家,同时也是湖北省第一家通过该项国际标准认证的企业。
武汉华大参与解码“昆虫文明”
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Cell
近期,由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参与组织的“全球蚂蚁基因组联盟”(GAGA)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 )发表一项重磅研究,揭示了蚂蚁适应性辐射与社会性演化的遗传基础,为解析动物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重要启示。
Cell官网截图
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全球163种不同蚂蚁的全基因组数据,重构了蚁科的生命之树,涵盖现生蚂蚁16个亚科中的12个,343个属中的97个。这项成果不仅澄清了蚁科物种复杂的亲缘关系,更是将蚂蚁的共同祖先追溯到约1.57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熊子军介绍:“以保幼激素和胰岛素信号为核心的保守通路在蚂蚁社会性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蚂蚁中许多社会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共同塑造了蚂蚁表型的多样性。我们的研究从基因水平、基因家族、基因调控网络和保守信号通路等多维度深入揭示了驱动蚂蚁社会性演化的分子遗传基础。”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由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华大集团共同筹建,自2023年6月揭牌成立以来,已组建近10个科研团队,在单细胞组学、时空组学、AI大模型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累计发表SCI论文48篇。公司目前配备国际领先的智能云计算平台、长读长测序平台及多组学平台,实验室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等科研单位达成多方位合作,以高效的科研产出、科研转化加速生命科学发展。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与同济医院研发出新型抗感染敷料
伤口愈合速率有望提升43%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祝伟团队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熊伟团队合作,通过3D微纳米激光蚀刻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高效抗感染能力的聚氨酯伤口敷料,为临床伤口感染治疗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不同聚氨酯敷料对大鼠污染创面的治疗效果对比示意图
皮肤伤口感染是临床常见问题,严重时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脓毒症,死亡率高达40%~60%。传统聚氨酯敷料虽具有透气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但缺乏抗感染功能,难以满足污染伤口的治疗需求。现有技术如纳米材料掺杂或物理涂层等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研究团队通过3D微纳米激光蚀刻技术,在聚氨酯薄膜中蚀刻抗生素储存憩室,成功使药物负载能力提升61倍,解决了敷料药物负载能力低的问题,同时保留了聚氨酯材料90%的机械强度和理化性能。这种新型敷料不仅能高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能在9天内将大鼠感染伤口的愈合速率提升43%,同时显著降低全身炎症反应风险。
祝伟表示,这项技术为开发多功能医用敷料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在压疮、糖尿病溃疡、烧伤等多种临床应用场景中降低感染风险,减轻医疗负担。研究团队计划推动该技术的临床转化,惠及更多患者。
中美华世通创新药WS016获FDA批准
7月3日,中美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华世通”)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物WS016(高钾血症)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
血钾管理是慢性肾脏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高钾血症可导致肌肉无力、瘫痪和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WS016是一款新型钾离子结合剂高分子新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WS016不入血,除胃肠道外无其组织分布,仅通过粪便排泄。临床II期试验结果显示,WS016在给药后1小时即可观察到治疗效应,48小时内能够快速降低血钾水平,并且具有维持正常血钾的能力,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中美华世通是一家聚焦代谢性疾病领域研发生产的生物医药企业,由海外归国专家及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立。公司已有1个1类创新药进入临床III期,2个1类创新药进入临床II期,1个1类创新药已取得IND批件并将进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