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联万物、智引未来,5月17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圆满闭幕。近200位国内外专家、超300位知名企业家共聚光谷,共探产业新图景。
本届光博会首次纳入“国际光日”全球系列活动,吸引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家顶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共约2.5万平方米。其中,省外企业264家,占比超过76%,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79家,占比达22.9%。首次创新推出“光+智能终端应用(无人驾控装备、机器人、AI)”融合展区及光电子信息产业成就主题展,让“光联万物”触手可及。
为期三天的光博会,接待专业观众6.9万人次,较上一届增长11%,创下历史新高。
“一束光”照亮“一条链”融合“一个生态”,全球光电创新成果汇聚第20届光博会,点亮“世界光谷”。
1
“像一场全产业链大秀场”
作为国内光电子领域首个深度融入“国际光日”的行业盛会,第20届光博会将中国光电子产业的开放合作推向新高度。开幕式上,东湖高新区与“国际光日”指导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会通过活动联动、公众科普、主题论坛、展览展示及青少年交流活动,实现深化合作、促进跨学科研究等目标。
“光博会院士专家校园科普行”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指导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尼梅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原副校长、巴斯大学校长伊恩·怀特,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帕尔塔・班纳吉等国际顶尖学者走进光谷中小学,为青少年种下科技创新火种。“在光谷参观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这里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很大,值得同学们为之努力,追求梦想。”从网络延时讲到通讯技术,外国专家们感受到光谷学子对前沿科技的浓厚兴趣,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并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本届光博会的国际化参展水平再创新高,法国的艾凯尔,美国的海洋光学、安捷伦科技,来自俄罗斯的晶体光学、激光系统等国际巨头首次集体亮相激光与光学展区,与华工科技、锐科激光、逸飞激光、苏州长光华芯、深圳创鑫激光等国内知名企业拿出各自“看家本领”同台竞技。这让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彼得·安德雷克森教授感受颇深:“过去我们在国际展会上看到的中国公司,往往只展示单一产品。”在和国际专家组团探馆后他感叹,光博会“像一场全产业链大秀场”,完整呈现了从基础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创新闭环。谈及探馆的感受,南非文达大学教授拉莫巴卡尔贝洛表示,回去后向合作伙伴介绍光博会的盛况。他谈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南非也制定了信息与通信领域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回去将把华为一些技术纳入计划当中,希望与华为有一些合作。韩国现代汽车参观团说,中国光谷的激光、通信产业历史悠久,这些年光电技术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上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展会找到更多的具有性价比的激光、光通信、智能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2
“光博会应该成为世界首发的地方”
本届光博会成为全球光电子领域前沿技术的“首发首展地”,近400家展商发布的1000多项创新成果中,近百项为“首发首展”,刷新历史纪录。代表性产品集中发布仪式上,十大产品现场首发立即引来强烈关注。“光博会应该成为世界首发的地方。”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副主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波有感而发。
睿创微电子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新型超级晶圆级封装技术的红外探测器,不仅将推进红外技术普惠应用,还覆盖民用无人机、安防监控等场景;光迅科技发布了全球光模块领域最先进制程的“1.6T单模光模块”,将推动我国在全球AI算力竞赛中抢占技术制高点;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发布的“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属国内首创面向大型复杂构件的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将助力大型复杂构件制造模式变革,解决航空、航海制造“卡脖子”难题。在展会现场,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同样亮眼。武汉格蓝若自研高精度设备亮相光博会,精度可以达到一两百个纳米,可应用于生物医疗、光通讯等领域,能在光纤头上打印出黄鹤楼模型,该水平属于世界领先、国内第一梯队。华工科技展出的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只需2秒钟左右,脉冲激光束就能完成孔径0.3毫米、倾斜角15度的发动机气膜冷却孔加工。九峰山实验室展出藏着氮化镓芯片的AI眼镜,不仅在开会时能“提词”救场,未来还能实现佩戴者眨眼即可定格瞬间。
第三届光电子前沿科技与产业成果专场发布会上,十多项在细分领域国际领先或突破海外封锁的产品集中亮相,涵盖光通信、激光和光电融合等关键领域。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刘骏秋团队凭借“高亮度、窄线宽的芯片集成量子光源”入选国际光学学会年度亮点工作。他带领团队坚持用最成熟技术解决最前沿问题,“知识应降低门槛,让更多学生和创新者参与进来”。当天,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800G/1.6T硅光引擎解决方案、长江电气自主研发的C-Smart 第三代人工智能开关柜系列产品、睿创微电子(烟台)有限公司带来的行业首创新型封装技术SWLP等众多成果悉数登台亮相。
专家学者、参展商们纷纷表示,光博会不仅成为国产技术突破的展示窗口,更勾勒出中国光电子产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链条。
3
“与中国企业合作”已成为共识
“你好啊,老朋友!”5月16日,第二十届光博会开幕式现场,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家科远远看见海外来的老朋友,快步上前用俄语打招呼。莫斯科恩耐吉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阿列克谢、圣彼得堡激光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安德烈等人热情地跟邓家科握手交流。促成这次会面的湖北武汉中俄科技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朱耘介绍,此次共有12名俄罗斯高级专家来汉。这些专家聚焦激光加工、光学元器件、光纤激光器等光电子信息产业前沿技术,通过专题报告分享俄罗斯在激光材料加工自适应光学方法、光电系统开发等领域的成果。国际科技组织俄罗斯激光协会主席科福仕教授在第十八届“中国光谷”国际激光峰会线上致辞时表示,中国光谷在光电子领域的创新生态令人瞩目,俄中在激光技术产业化应用方面合作潜力巨大。第十八届“中国光谷”国际激光峰会,来自白俄罗斯的国际嘉宾还围绕半导体设备入华、光纤传感技术等议题展开需求对接,推动跨国项目落地。
本届光博会吸引了来自美、德、法等10多个国家的33家知名企业参展,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等境外采购团还首次规模化参与,定向释放需求清单,助力企业“扬帆出海”。光博会期间,73位来自冈比亚、马来西亚、巴拿马等国的外宾在光谷企业开放日活动中(光谷Technical Walk)走进华工激光、锐科激光等光谷领军企业实地考察,对国产光纤激光器全产业链自主化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多位外宾在参观后坦言,“与中国企业合作”已成为共识。,时长01:21开幕式现场,20个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涵盖光通信、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签约总金额195.2亿元。此外,现场还有10个重大技术贸易合作签约。
加速汇聚全球资源转化为产业链升级的澎湃动力。与光博会同期举办的2025全球孵化器大会,吸引了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顶尖孵化机构、前沿科技领军企业、投资机构和知名专家学者到场。同天,“全球孵化网络助力企业出海发展”“科技金融和场景赋能高质量孵化”等活动上,15家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现场达成出海合作协议,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联合达晨财智、深创投等19家头部机构成立“园区孵化基金联盟”,计划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硬科技领域“科技—产业—金融”生态闭环构建。
4
参展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本届光博会共设置四大展区,除了传统强势板块激光与光学、光通信展区,首次创新推出“光+智能终端应用(无人驾控装备、机器人、AI)”融合展区及光电子信息产业成就主题展。这一创新策展形式,吸引了众多展商、专业观众和市民的踊跃参与,展厅内既能看到边记边问的九旬老科学家,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感受科技的魅力。“在这里,不只能看到最前沿的技术,还能看到不远的‘未来’。”一位拖着行李箱专程从苏州赶来的观众说道。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光博会共接待专业观众6.9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在“光+智能终端应用”融合展区,人形机器人成了全场焦点。黑脑袋、蓝眼睛、黄身体的机器人伸出灵活的机械手臂,悠然自得地打起太极拳,引来阵阵喝彩。相隔不远的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展台前,大家排着队与虚拟数字人“小初”对话,不少人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紫东太初App”。
如何让AI加速走向全民普惠、如何用新技术破解老龄化社会的康养难题、如何在数字时代缩小信息鸿沟……受到中外学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第20届光博会现场都能找到答案。除了高大上的“科技之美”,光博会还带观众领略到“人文之美”。“光谷优品市集”展位一经摆出,就受到热捧。据介绍,该市集由东湖高新区商务外事局统筹组织,光博会系“外贸优品光谷行”重要一站。zdeer左点、益健堂股份、宁美等产品在海外市场富有潜力的企业登录首批光博会优品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来看稀奇。参展之余,大家还纷纷打卡独特的“科技+美食”之旅——不仅免费乘坐光谷空轨专列,还能品尝地道的武汉小龙虾。“我第一次乘坐空轨,真切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有这么多前沿科技上的成就,才让我们有机会坐这样高科技的交通工具,非常高兴。”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教授受邀担任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评选活动主席,夫人史以珏老师在大会结束后,体验“赛博光谷”时赞不绝口。从“一束光”到“世界光”,光博会自2002年创办以来,历经20届,已成为技术突破、场景拓展、引领行业发展的国际性顶级盛会。“追光逐芯”的道路上,光博会深度参与和推动了我国光电子信息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经过不懈努力,湖北省以“光芯屏端网”为特色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迈向万亿大关。
立足国家所需、湖北所能,光电子信息作为湖北省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湖北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引擎。面向未来,光博会将继续扮演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连接器”与“加速器”的角色,助力湖北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如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教授周济为“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所建言的,要以超常规目标、超常规决心、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努力,建设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