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人民医院手术台上,程帆教授借助采用了植入式悬吊系统的器械,在10分钟内完成一台前列腺增手术。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魏翔教授以微创心肌旋切系统器械,“不开胸、不停跳”切除了肥厚心肌,目前手术已进行了上千例。
将医生的金点子研发制造为临床医械,是光谷企业——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绿新”)的拿手好戏,目前该企业已与医生共同开发了心脑血管、骨科和微创外科领域创新医疗器械400余项。
“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均源于临床医生的‘痛点发现’。”奥绿新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朱湘涛说,奥绿新不做“无根之木”,所有项目必须解决真实临床需求,从而帮助医生突破技术壁垒。
“我们既能明白医生的临床痛点,又懂工程语言,希望能够服务更多医生将自己的金点子变为产品,帮助更多患者减轻痛苦。”朱湘涛介绍,奥绿新已形成创新医疗器械定制化研发服务(CDMO)、医工融合创新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能力,是国内唯一能实现研究开发、产品设计、中试验证、临床实验、产品注册、规模量产等全流程CDMO服务企业。
奥绿新相关医疗器械产品应用于临床
一款医疗器械从创意构想到产品上市,需要多少环节?多长时间?“需要经历图纸设计、样机制造、工艺开发、中试生产、注册检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注册证申请等。”植入式悬吊系统相关研发人员表示,医生只需要给奥绿新平台提供想法,后续机械设计、研发制造及动物实验等全流程服务都可以在此一站式解决。
“医疗器械融合创新模式通过医学精准治疗与工程技术深度结合,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
奥绿新技术人员正在洁净室内进行产品生产
不久前,奥绿新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湖北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课题单位达成签约,共同推进“植入式舌下神经刺激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项目落地,将为患者提供更加简便化、日常化的治疗。
“加快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将为临床专家提供一站式创新转化服务,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奥绿新总经理吴斌说,期待更多高校、医院里的好技术通过奥绿新平台转为好产品,实现“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便宜”。